我跟你说,想买张苏超的门票是真不容易。前几天手指头都戳麻了,结果平台刷出来永远都是“缺货登记”。这不,试着找了个“有门路”的联系方式,张嘴就问:“有票吗?”对面回得贼快,也贼干脆:“不接不接!苏超的不敢碰!”我一听这口风,故意激他:“哟,怎么演唱会加价票你们随便卖,到球赛这儿就怂了?装什么正经呢?”他那边沉默了几秒钟,撇撇嘴似的回了一句:“这能一样吗?苏超逮住就追责,查得忒严!那价钱……说实在的,有命挣,也得有命花啊!” 说完这句,对话框直接暗了。
你说这事儿整的,真让人哭笑不得。平时在演唱会那边吆五喝六、牛气冲天的黄牛,怎么偏偏在苏超球票上栽了跟头,直接认怂了呢?这黄牛“挑食”,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荒诞劲儿!
其实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黄牛横行的老戏码,咱们早看腻了。多少热门赛事、演唱会开票,那票面价格就跟个摆设差不多,歌迷粉丝们捧着手机严阵以待,一开抢,屏幕上就剩个“售罄”——快得连个灰影儿都见不着。谁干的?还不是那些用机器玩猫腻的黄牛!一转眼功夫,票就上了他们自己的平台,价格翻着跟头往上窜,几倍的都有。粉丝们想近距离看看偶像?行啊,准备好大把银子跟黄牛赌运气去吧,掏钱的时候心里都得打鼓,这买来的到底是真欢喜还是真憋屈?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折腾来折腾去,心力交瘁、钱包空空的,永远是咱们这些真心想看的普通观众。
那为啥就苏超能让这帮“无利不起早”的主儿打了退堂鼓?说到底,就差在“实打实”的整治力度上!这话不是我瞎掰,瞅瞅人家江苏是怎么干的:玩真的实名制,一个萝卜一个坑,票证人死死绑定,想倒手捞差价?门儿都没有。这手“铁腕”才叫到位!据说打击力度相当狠,查到就真追责,罚得重,处理得严,没半点含糊。这才叫戳到黄牛的痛处了——真要落个“有命挣没命花”的下场,谁敢轻易往这火坑里跳?风险成本高到吓人,赚那点钱划不来嘛!
你说,要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碰到黄牛问题,都能拿出这份儿魄力呢?票务平台把技术补丁打严实了,监管的铁拳砸得再狠点,执法部门眼睛瞪得再大点,一旦露头就毫不留情地打下去,形成一套严丝合缝的防控链子,这帮子黄牛还有多少腾挪的空间?市场真要都管成江苏这样利索,咱们普通消费者哪还用得着天天为了张票弄得焦头烂额、心凉半截?这可不只是方便看一场球、听一场演唱会的小事儿,这里头关乎规则,关乎公平,更关乎普通人在文娱消费上该有的那份轻松和尊严。老百姓不怕规矩严,就怕规矩是死的、执行是软的!
说白了,江苏苏超整治黄牛这事,给其他地方甚至整个文娱演出市场打了个样:真管和假管,效果天上地下。实名制加铁腕执行,黄牛立马就怂了。这活生生摆在眼前的例子,难道还不够清楚?别让“买票难”和“黄牛肥”再成为一道无解的难题了。学起来,动真格的,让想看的人舒舒服服买到票,不好么?这道理,谁都懂,就看你做不做了!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