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都不够用了,还卖枪?”泽连斯基在联合国一句“乌克兰开门卖武器”,把在场外交官全整不会了。前线一天打掉一个营的弹药,扭头就吆喝“现货上新”,这操作比直播带货还野。
我把话放这儿:这不是生意,是救命钱。基辅财政部账本早翻红了,西方援助像挤牙膏,今天给明天停,工厂电费都赊账。不卖咋办?让工程师喝西北风去?他们把无人艇、穿越机、干扰器打包成“战争套餐”,谁掏钱谁拿走,连说明书都配乌克兰语配音,生怕买家不会用。
别急着骂发国难财,先摸良心:仗打到第四年,谁家仓库还有余粮?乌军自己FPV都省着飞,一架挂弹无人机得攒三天工资。这时候喊出口,摆明把压箱底的技术图纸当硬通货,换美元、换零件、换生产线,好让后面的人接着打。一句话,卖的不是枪,是“活下去的通行证”。
最怕啥?东西流到南海。菲律宾代表团前脚离开纽约,后脚就被拍到跟乌国防公司交换名片。海上无人艇技术门槛不高,乌克兰把芯片板子拆成快递小包,顺丰都能寄。真落到谁手里,周末装完,周一就能撞船,连油漆都不用换。咱们在万安滩的海警船可没装反无人机装甲,磕一下算谁的?
更闹心的是“一带一路”工地。非洲兄弟内战,两边都穷,买不起战斗机,还买不起几千美元的穿越机?炸一口油井回本,炸一个中国工地上热搜,保险公司直接拉黑整块大陆。以后项目开工先问:附近有没有乌制无人机?答“有”,保费翻三倍,工期拖半年,工人补贴加一半,成本全摊到国内电费里。
西方也不是傻子。美国国会早有人嘀咕:援乌的M777榴弹炮会不会改个编号出现在黑市?万一查到序列号,白宫脸往哪搁?于是偷偷给乌克兰划红线:卖可以,只准卖“国产血统”。可战场上拆东补西,北约零件混乌壳子,谁说得清?哪天叙利亚沙漠里捡着一枚标枪,外壳刷着乌克兰漆,你猜推特会不会炸锅?
中国能干嘛?第一招,盯物流。乌克兰真卖技术,海运走波兰、罗马尼亚,陆运穿土耳其,航线就那几条。海关数据一扒,哪个港口突然多出“电子航模配件”,一目了然。提前给沿线国家打电话:兄弟,这包裹地址写着马尼拉,咱能缓一缓吗?人情加援助,总有一头能按住。
第二招,快给自家无人机装“电子口罩”。乌克兰干扰器啥水平?能让俄军无人机原地掉头炸自家排长。把这套逻辑反过来,给海警船、施工队配便携式干扰枪,功率不用大,烧掉对方导航芯片就行。成本一万块,省下一艘护卫舰,这买卖不亏。
第三招,上桌写规矩。联合国开会咱也去,别光听泽连斯基诉苦,把“实战技术禁运”写进草案。谁卖谁背锅,谁买谁留底,出了问题按身份证找家长。别嫌麻烦,规则这东西,你不写别人就写,到时候吃亏别哭。
有人问我:乌克兰这么搞,是不是破罐子破摔?我看更像溺水的人抓浮木。浮木上带着钉子,谁挨扎谁疼。咱们不想当冤大头,就得提前戴手套、穿救生衣,再顺手把钉子掰了,不然下一口扎的就是自己。
战争最不值钱的是眼泪,最值钱的是教训。乌克兰把教训挂网上拍卖,价高者得。中国买家不想下单,但得看清快递单号,别让包裹拐个弯溜进自家院子。毕竟,谁也不想早上一出门,被“实战经验”拍在脸上。
你说,真有一天,海边钓鱼的大爷抬头看见无人艇晃悠悠飘过来,上面贴着“乌克兰制造”,咱是发朋友圈还是打110?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