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北京阅兵式上紧盯中国新式武器,眉头紧锁。 俄乌战场上的困境,让他手里的S-400和苏-57突然不香了。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式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军力,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软肋。二十六国元首在场,镜头多次给到俄罗斯总统普京,他看得格外专注。
中方展示的第四代主战坦克,外称100式,采用无人炮塔和相控阵雷达,信息化程度极高。 这款坦克的设计目标明确:应对无人化战场。 它可即时接入作战网络,协调无人机进行攻防。
这与俄军在乌克兰的遭遇形成对比。 俄制T-90、T-72坦克常遭乌克兰FPV无人机精准打击,损失严重。 俄军坦克部队缺乏有效反制无人设备的手段,传统装甲优势难以施展。
防空反导作战方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HQ-20反隐身防空系统。 这款系统不仅能拦截各类无人机,还具备打击隐身巡航导弹和战斗机的能力。它的多目标接战和低空补盲能力突出,构成了层次分明的防空网。
俄罗斯依赖的S-400和少量S-500系统,在乌克兰表现并不理想。乌军无人机、导弹多次穿透防线,击中俄境内目标。 俄防空体系存在漏洞,尤其应对低空、慢速、小型目标时效果不佳。
空中作战群中,歼-20S首次公开亮相。 作为全球首款双座隐身五代机,它主要功能是指挥“忠诚僚机”集群作战。 后座飞行员专司控制无人机群,进行侦察、干扰或攻击,大幅提升主机生存力和战场控制力。
俄罗斯的苏-57虽已参战并证明部分实力,产能严重不足,至今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俄空天军缺乏类似“忠诚僚机”的系统,有人机与无人机之间无法有效协同,战术选择受限。
阅兵式中首次出现独立的反无人机方阵,展示了从侦测、干扰到硬摧毁的全套应对手段。 包括无线电压制、导航诱骗和激光拦截设备,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反无人机解决方案。
反观俄乌战场,双方都陷入无人机消耗战。 俄罗斯虽拥有电子战部队,缺乏集成化、系统化的反无人机手段。 民用基础设施和军事基地屡遭袭击,显示其防御体系存在缺陷。
普京在观礼台上表情严肃,偶尔微笑。 他目睹过苏联的辉煌与解体,如今又面对俄军在现代混合战争中的吃力表现。 中国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而是整体作战思维的代差。
俄军急需提升的不是单一武器,而是整个军事体系的现代化。 包括战场信息化水平、各兵种协同能力、以及针对无人化战争的战术创新。 这些能力无法快速进口,需自身投入与改革。
乌克兰战场成俄军武器的试金石,也暴露其短板。 从坦克到防空系统,从战机到反无人机手段,俄军多方面临升级压力。普京的阅兵之行,实质上是一次对标考察,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