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我们就抢个红包,为啥被抓了?”宁海六人做兼职沦为电诈工具人,全家被刑拘!

“我们就抢个红包,为啥被抓了?”宁海六人做兼职沦为电诈工具人,全家被刑拘!

发布日期:2025-08-28 02:47    点击次数:151
一句“动动手指日入100-150元”的承诺,让葛某和其家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微信群里抢来的红包,背后是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血泪钱。 2025年8月,宁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联合前童派出所、黄坛派出所抓获了六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疑人。令人惊讶的是,这六人竟然是一家人。 落网时,他们还感到疑惑不解:“我们就抢个红包,为啥也被抓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兼职工作”,实际上是在为电信诈骗团伙洗钱,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01 轻松赚钱的美梦,变成可怕的噩梦 一切都始于一个普通的下午...

一句“动动手指日入100-150元”的承诺,让葛某和其家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微信群里抢来的红包,背后是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血泪钱。

2025年8月,宁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联合前童派出所、黄坛派出所抓获了六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疑人。令人惊讶的是,这六人竟然是一家人。

落网时,他们还感到疑惑不解:“我们就抢个红包,为啥也被抓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兼职工作”,实际上是在为电信诈骗团伙洗钱,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01 轻松赚钱的美梦,变成可怕的噩梦

一切都始于一个普通的下午。葛某像往常一样躺着刷短视频,正为收入太少而苦恼时,一条兼职视频吸引了他的注意。

视频中承诺:“招聘日结工,抢红包”、“轻轻松松日入100-150元”。如此简单的工作就能获得可观收入,葛某顿时心动不已,随即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操作过程确实简单:对方将葛某拉进微信群,群里有人发红包,他只需要抢红包,然后将钱转账给指定账户就能获得报酬。工资是抢到红包金额的百分之五,抢得越多,赚得越多。

面对如此“好事”,葛某虽然意识到这些钱可能来路不明,却自我安慰道:“但是这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秉承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想法,他甚至叫来了家里人一起参与抢红包。

看着红包抢得越来越多,全家人都喜笑颜开,以为找到了一条轻松的致富之路。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们的微信账号竟然全部被封禁。辛辛苦苦抢红包“赚来”的钱还在微信里无法取出,让他们欲哭无泪。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没多久民警就找到了他们一家,告知他们涉嫌违法犯罪。葛某等六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02 不只是抢红包,这些陷阱也要当心

葛某一家人的遭遇并非个例。警方介绍,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手段诱骗群众“协助”完成诈骗犯罪。很多群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为了赚取单笔金额不高的“快钱”,不料却沦为了“工具人”。

除了葛某等人参与的“抢红包”骗局外,电诈“工具人”还有多种常见形式:

出租出借银行卡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为完成违法犯罪行为,电诈分子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

兼职采购洗钱也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形式。犯罪分子会以高薪“兼职”或飞来“横财”为诱饵,实际上是让受害者帮助洗钱。

近年来还出现了现金花束洗钱的新手法。犯罪分子将万元现金做成“鲜花”装进礼盒,或者将数万元现金藏入蛋糕中,通过这些看似正常的送礼行为进行洗钱。

话费、电费、燃气费慢充洗钱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之一。虽然有些“工具人”可能不涉嫌违法犯罪,但教训依然惨痛。

使用Goip、Voip操作骗局同样值得警惕。犯罪分子以“帮忙架个设备就能收到佣金”为诱饵,让不知情的人帮助实施诈骗。

还有所谓的“吸粉引流”和“扫码送礼”,实际上是为电诈提供“前端服务”。“引流”是诈骗开始的“前端服务”,受害人被各类“引流”方式诱导加入指定微信群、QQ群或其他群组,而后被诈骗。

03 不只是个人,这些案例触目惊心

在另一起案件中,张某某和李某想着挣点“快钱”回家过年,便通过网络认识了电诈分子孙某。

孙某告诉他们,只需要在指定地点接收装着现金的包裹并交给他人,就能获得丰厚报酬。虽然明知包裹内的现金是来路不正的“黑钱”,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二人仍甘愿充当电诈“工具人”。

他们先后利用货运平台,多次接收装有大量现金的快递包裹,其中张某某帮助转移电诈资金40余万元,李某转移电诈资金3万余元。

最终,法院分别判处张某某、李某有期徒刑1年9个月和10个月,并各判处罚金。

虚拟货币也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2024年8月,刘某在明知何某持有的现金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向何某贩卖USDT(俗称U币),并收取现金20万元。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刘某明知是犯罪所得,仍予以协助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最终,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违法所得被追缴。

甚至还有人因为情感欺骗而沦为犯罪工具。江西女子刘芳(化名)在网络结识一名自称在部队当兵的“李某某”,双方发展为网恋关系。

“李某某”提出带刘芳炒黄金期货赚钱,但要求她提供银行卡接收转账,并取现存到炒期货的账号内。刘芳虽多次对资金来源产生怀疑,但仍抱有侥幸心理。

她使用个人名下银行卡帮助“李某某”接收56万元,并编造理由欺骗银行工作人员等方式套现53.3万元,最终将现金交给对方安排的蒙面陌生男子。刘芳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04 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工具人

警方提醒,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信罪、诈骗罪共犯。

怎样避免成为电诈“工具人”? 最重要的是牢记防范电信诈骗“六不一要”:

“六不”包括: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一要”则是: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

判断一项“兼职”或“赚钱机会”是否合法,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需要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支付工具接收和转移来历不明的资金?是否承诺不合理的轻松高回报?是否要求隐瞒真实用途或欺骗他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任何正规单位、正规平台,绝不可能要求公民通过货运快递寄送现金。凡要求“取现+货车运送+隐秘交接”的,必属诈骗。

对一切脱离正规支付渠道的现金操作指令,务必多方核实、果断拒绝,以免遭受损失。

快递员及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若接单时遇投送大额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变更交易地点等可疑情形,应立即举报,避免沦为电诈犯罪帮凶。

葛某一家人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轻松的赚钱方式,背后可能隐藏着违法犯罪的风险。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切勿因贪图小利而沦为电诈犯罪的“工具人”。

关注我,带你深度思考



上一篇:山鹰国际(600567)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63.17%,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下一篇:2025年最建议买的浴霸品牌,选择舒适与科技结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