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播一天,俞敏洪让6个年轻生命登上头条!
当热搜被明星八卦占领时,俞敏洪用黑屏为六个大学生搭起纪念碑。
7月25日,东方甄选直播间反常地静默了——没有双语带货的喧闹,没有农产品推销的吆喝,只有一行公告:“今日停播,悼念东北大学遇难学子。”
这操作够狠,直接让一场悲剧穿透了娱乐至死的流量壁垒。
你说怪不怪?
老俞这两年总在风口浪尖打转。
去年还被人编排成主播绯闻男主角,逼得他晒行程自证清白;更早前那句“女性堕落论”被骂到连夜道歉。
可这次,评论区清一色刷起了“敬俞老师”。
转型直播带货三年,他早摸透了流量玩法:停播损失的是真金白银的GMV,但换回的是公众记忆里那个搞教育的俞敏洪。
这老俞还真是个矛盾体。
当年在北大当老师偷偷办班被开除,转身租10平米小平房搞新东方时,谁能想到这个农村娃后来能把课桌椅生意做到纽交所?
2021年“双减”大刀砍下来,新东方市值蒸发90%,他倒好,一边把8万套崭新课桌椅捐给乡下学校,一边带着老师转行直播间卖大米。
网友笑称这是“史上最高学历售货员”,可双语带货愣是杀出条血路。
看这次停播操作的精明处——既避开了事故责任归属的敏感带,又踩准了公众情绪爆发点。
涉事企业刚开完安全会议就出事,政府还在提级调查呢,企业家贸然发声容易引火烧身。
老俞选择用直播间黑屏说话,既守住企业立场,又让六个年轻人不被热搜淹没。
有家长在抖音评论区哭诉:“我儿子和他们同龄......”这话看得人心里发酸。
更深的弦外音藏在教育者底色里。
当年三次高考的农村娃太懂寒门学子的分量。
传闻遇难学生里有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有刚保研的——这不就是俞敏洪自己的镜像吗?
1979年他蹲在田埂上啃英语书时,不也盼着靠读书改命?
如今他给家乡江阴搞文旅投资,给山区学校捐物资,干的还是“托举下一代”的老本行。
企业家搞慈善常见,但俞敏洪总挑最笨的路走。
2021年退租1500个教学点,光运费就多花几百万坚持把桌椅送到山区;现在停播一天至少损失千万销售额。
可你看他微博底下,当年骂他“歧视女性”的网友现在留言:“这次站俞老师”。
公众其实门儿清:比起某些诈捐企业,肯真金白银割肉的企业家太稀缺。
直播间重启那晚,老俞捧着江阴大米突然哽咽:“孩子们没走完的路,咱们替他们看看。”
这话矫情吗?
但满屏“加油”飘过。
当带货直播间变成公共悼念场,或许商业向善本就不该是句空话。
六个年轻生命刺穿的,何尝不是我们早已麻木的安全神经?
老俞这招“以静制动”,倒把流量玩出了人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