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介绍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海立股份:压缩机龙头押注新能源,业绩暴增700%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海立股份:压缩机龙头押注新能源,业绩暴增700%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2025-07-27 08:55    点击次数:108
📌 摘要 海立股份(600619.SH)作为全球空调压缩机三强,正加速转型新能源车热管理赛道。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625%-756%🔥,但扣非净利仅微盈,传统业务承压、汽车部件亏损等风险犹存。本文深度拆解其行业地位、估值逻辑与风险信号,揭示“冰火交织”的投资真相。 一、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简介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19.SH)成立于1993年,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是全球前三的转子式压缩机制造商,在非自配套领域市占率第一。业务聚焦“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压缩机/制冷电机)和“...

📌 摘要

海立股份(600619.SH)作为全球空调压缩机三强,正加速转型新能源车热管理赛道。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625%-756%🔥,但扣非净利仅微盈,传统业务承压、汽车部件亏损等风险犹存。本文深度拆解其行业地位、估值逻辑与风险信号,揭示“冰火交织”的投资真相。

一、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简介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19.SH)成立于1993年,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是全球前三的转子式压缩机制造商,在非自配套领域市占率第一。业务聚焦“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压缩机/制冷电机)和“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双主业,覆盖165个国家超2亿用户。使命为“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存环境”,愿景是成为“冷暖专家”。

行业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

家电压缩机:成熟期(增速平稳)。国内空调保有量超7亿台,需求以更新换代为主,2024年销量同比增19.5%,政策刺激(以旧换新)短期拉动,但长期依赖海外新兴市场。新能源车热管理:成长期(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破千亿,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0.9%,带动热泵系统等需求爆发。

行业竞争格局

家电压缩机:一超多强。美芝(美的系)、凌达(格力系)为头部,海立凭借10%全球份额和技术壁垒(专利1938件)紧随其后。汽车零部件:百舸争流。三花智控、奥特佳等民企领先,海立通过收购海立马瑞利切入赛道,但市占率仍低,需突破客户认证壁垒。

系统性风险

政策退坡(如家电补贴)、原材料价格波动(铜/钢占成本70%+)、技术替代(热泵替代传统压缩机)。

概念板块涉及新能源汽车(最强相关)、比亚迪概念、空气能热泵、光刻机(冷却系统)、国企改革等8大概念。

二、基本面与估值

财务数据交叉校验

数据源:年报、一季报、业绩预告关键矛盾:2024年扣非净利亏损,依赖卖房收益(0.7亿)和政府补助扭亏;2025H1高增长因上年基数低(2024H1净利仅428万)。

估值分析

相对估值法(市销率PS)

海立PS(TTM)=0.68倍(低于行业均值2.22),家电零部件行业PS分位点64.87%。对标三花智控(PS=2.5倍),海立汽车业务占比低(33%),估值折价合理,若新能源业务放量存修复空间。

资产基础法(市净率PB)

海立PB=2.41倍,低于行业均值3.56,接近历史低位(分位点70.18%)。测算每股净资产5.7元,合理股价区间:11.8元(保守)~14.3元(乐观)。

三、历史涨跌停表现

2025年7月18日涨停:光刻机概念异动,单日涨幅10.02%,换手率13.41%,量比2.62,游资介入迹象明显。波段特征:近20日涨幅31.51%,融资余额3天增1.49亿,短期资金博弈升温。

四、风险排雷

财务异常信号

存货激增:2024年存货56亿元(同比+50%),增速远超营收(+10%),或存滞销风险。盈利依赖补贴: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206%,主业造血能力弱。

经营风险

商誉减值:账面商誉7.4亿元(收购海立马瑞利形成),2024年已计提2189万减值。汽车业务亏损:该板块2024年亏1.66亿,拖累整体利润。

政策与市场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钢/铜成本占比80%)、新能源车价格战传导压价压力。

估值泡沫

PE(TTM)=264倍,远超行业均值25.97,业绩增速难支撑高估值。

流动性风险

流动比率1.09,速动比率0.75,短期偿债能力偏紧。

五、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影响

政策红利

国内:“双碳”目标推动热泵需求(公司高效压缩机技术受益),上海氢能规划支持燃料电池研发。海外:东南亚空调渗透率低(<20%),出口增速亮眼;但欧美贸易壁垒(反倾销)构成威胁。

行业周期

传统业务与地产周期挂钩,2024年地产低迷抑制需求;新能源车处渗透率攀升期,绑定比亚迪、吉利等客户有望打开增量。

💎 总结

海立股份站在“传统业务稳基盘、新能源业务拓空间”的转型拐点:

机会:短期业绩高增长、新能源车业务放量(2025年目标50%+增长)、估值低位修复。风险:盈利依赖非经常性收益、汽车部件持续亏损、264倍PE泡沫待消化。

投资有风险提示:本文数据基于公开财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个股波动大,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建议深入研读年报及行业风险。

数据交叉校验说明:财务数据来自年报、一季报、业绩预告;行业数据引自第三方机构;政策信息源自政府规划文件。



上一篇:理肤泉面膜好不好用?推荐这10款,效果更佳!
下一篇:理财VS基金:从盾牌到矛的风险抉择——你的钱该放哪里更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