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二十岁炮兵连长怀揣最后炮弹死守阵地,贺龙亲口表扬他打得很好

二十岁炮兵连长怀揣最后炮弹死守阵地,贺龙亲口表扬他打得很好

发布日期:2025-09-18 11:24    点击次数:157
1939年5月的博野县,麦穗正黄。 远山如黛,炊烟袅袅,田间劳作的农人时不时回头张望,眼中带着一丝不安。 自从去年八路军120师开进冀中平原,这里就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安静的小县城了。 日本人和八路军,就像两只猛虎,在这片土地上互相撕咬着。 小刘庄位于博野县西南,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子。 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种地的农民。 谁也想不到,几天后,这个小村子会见证一场载入史册的突围战。 苟家盛站在村口的高地上,手中的望远镜缓缓扫过远方的地平线。 作为八路军120师机关炮连连长,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1939年5月的博野县,麦穗正黄。

远山如黛,炊烟袅袅,田间劳作的农人时不时回头张望,眼中带着一丝不安。

自从去年八路军120师开进冀中平原,这里就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安静的小县城了。

日本人和八路军,就像两只猛虎,在这片土地上互相撕咬着。

小刘庄位于博野县西南,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子。

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种地的农民。

谁也想不到,几天后,这个小村子会见证一场载入史册的突围战。

苟家盛站在村口的高地上,手中的望远镜缓缓扫过远方的地平线。

作为八路军120师机关炮连连长,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这个来自四川阆中的年轻人,今年才二十五岁,却已经是参军六年的老兵了。

1933年,十九岁的苟家盛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红军。

那时的他,还只是个不识几个字的贫农子弟。

但六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掌握现代火炮技术的连长。

「连长,师部来电,要我们加强警戒。」

通信员小王跑了过来,手中拿着刚刚收到的电报。

苟家盛接过电报,仔细看了看。

情报显示,日军正在调集兵力,准备对120师师部发动突袭。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自从齐会战斗大获全胜后,日军就像疯了一样,到处寻找报复的机会。

齐会战斗,那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120师在河间县齐会村,几乎全歼了日军一个大队,击毙了七百多个鬼子。

这场胜利让整个冀中平原为之振奋,但也让日军恼羞成怒。

报复,迟早要来的。

02

苟家盛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那个改变他命运的秋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党中央决定派一批红军干部到国民党炮兵学校学习现代火炮技术。

苟家盛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他对机关炮一无所知。

什么麦德森、厄利孔、苏罗通,这些外国名字听得他云里雾里。

但是,党的需要就是命令。

「同志们,我们要掌握敌人的武器,用敌人的武器来打敌人!」

政委的话深深印在他的心里。

长江边的国民党炮校里,苟家盛和朱世银等几个红军干部,刻苦学习了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对于掌握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来说,时间太短了。

但苟家盛就像一块干海绵,拼命吸收着每一滴知识的甘露。

机关炮的构造、性能、技术、操炮动作、野外勤务……

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这些复杂的技术要领一一记下。

回到部队后,他用自己研究和制造的器材进行训练,很快就让全连掌握了这种现代化武器。

120师分到的两门麦德森机关炮,就成了他的宝贝疙瘩。

这种丹麦制造的20毫米机关炮,口径不大,但威力惊人。

射速每分钟125发,最大射程3500米,既能防空,又能平射打击地面目标。

最关键的是,它比山炮轻便得多,更适合八路军的游击战术。

可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炮弹太珍贵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轻易动用。

整个连队,除了两门炮,就只有一支步枪和二十多枚手榴弹。

这样的装备,在其他部队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苟家盛知道,八路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没有枪,我们可以从敌人手里夺;没有炮弹,我们可以省着用。

但是,革命的意志不能丢,人民的信任不能辜负。

03

5月15日,天刚蒙蒙亮。

苟家盛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连长,不好了!鬼子来了!」

哨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上写满了紧张。

苟家盛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迅速穿好衣服。

「多少人?从哪个方向来的?」

「看不清楚具体人数,但至少有一千多!还有装甲车和山炮!」

苟家盛的心一沉。

师部就在附近,这次鬼子明显是有备而来。

他快步走到村口,举起望远镜向远方看去。

果然,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日军队伍正朝着小刘庄方向运动。

7辆装甲汽车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大队的步兵。

还有几门山炮在队伍中间,炮管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这是日军第27师团的主力,兵力在1500人以上。

他们显然得到了准确的情报,知道120师师部就在这一带。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行动。

「传我命令,全连进入一级战备!」

苟家盛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朱世银,你带一班掩护两门炮转移到村后的土岗上!」

「王连副,你组织其他人准备手榴弹,记住,要等鬼子进到五十米以内再扔!」

「通信员,立即向师部报告情况!」

二十多个战士迅速行动起来。

每个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

机关炮连作为师直属部队,平时主要任务是保护师部安全。

真正的作战,他们经历得并不多。

但今天,他们必须像钢铁一样硬,像烈火一样红。

不能让鬼子越雷池一步!

麦德森机关炮被小心翼翼地推到了预设阵地。

这两门炮,是120师最珍贵的装备之一。

每一发炮弹,都价值千金。

苟家盛轻抚着炮管,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老伙计,今天看你的了。」

远处,日军的包围圈正在慢慢收紧。

他们显然对小刘庄的地形做过详细的侦察,知道这里是师部转移的必经之路。

要想突出重围,必须从正面打开一条血路。

但是,面对装甲车和山炮,二十多个人能做什么?

苟家盛的手紧紧握着那支唯一的步枪。

这支枪,将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04

上午九点,日军开始了第一次进攻。

他们没有立即投入全部兵力,而是派出一个小队试探性地向村子推进。

显然,他们也摸不清楚村子里到底有多少八路军。

「不要开火,让他们再近一点!」

苟家盛趴在土岗上,通过瞄准镜观察着敌人的动向。

五十个鬼子成战斗队形慢慢接近村口。

他们端着三八式步枪,小心翼翼地搜索着每一个可能的藏身点。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日军少尉,胸前挂着望远镜,不时停下来观察。

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

「打!」

苟家盛扣动了扳机。

那个日军少尉应声倒下,脑袋上开了花。

与此同时,二十多枚手榴弹从各个方向飞向日军队伍。

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了整个村口。

十几个鬼子当场被炸死,剩下的抱头鼠窜,狼狈地撤了回去。

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被打退了。

但苟家盛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一个小时后,日军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他们学聪明了,先用山炮轰击了十几分钟,把村子里炸得一片狼藉。

然后,一百多个鬼子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分三路向村子发起冲锋。

土岗上的阵地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几个战士受了伤。

苟家盛的左臂也被弹片擦伤,血染红了袖子。

但他顾不上包扎,继续指挥着战斗。

那支步枪在他手中就像长了眼睛,几乎是指哪打哪。

每一发子弹,都有一个鬼子倒下。

手榴弹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这些老红军的投弹技术,是用无数次战斗磨练出来的。

五十米的距离,几乎弹无虚发。

第二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但是,八路军的损失也不小。

二十多个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下十七八个还能战斗。

弹药消耗也很大,手榴弹只剩下十几枚了。

最关键的是,日军已经摸清了他们的火力配置。

下一次进攻,肯定会更加猛烈。

苟家盛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按照原定计划,师部应该在黄昏前转移完毕。

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坚持三四个小时。

三四个小时,对于现在这种情况来说,就像三四年那样漫长。

05

下午三点,日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这次,他们投入了全部兵力。

七辆装甲车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几百个步兵。

山炮的轰击也更加猛烈,一发发炮弹在阵地上爆炸,掀起冲天的土柱。

整个小刘庄都在颤抖。

苟家盛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朱世银,准备机关炮!」

他的声音在炮火声中显得有些嘶哑。

「连长,真的要用吗?」

朱世银有些犹豫。

他们都知道,机关炮一旦开火,就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以日军的火力优势,这两门炮很可能保不住。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不用机关炮,他们根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

用了机关炮,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用!」

苟家盛的回答斩钉截铁。

「为了师部的安全转移,就算拼光了也值得!」

麦德森机关炮缓缓转动炮口,瞄准了冲在最前面的装甲车。

3500米的最大射程,125发每分钟的射速,2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

这些技术参数,苟家盛早就烂熟于心。

但真正用它来作战,这还是第一次。

「开火!」

机关炮喷出了愤怒的火舌。

20毫米的炮弹像密雨一样倾泻而下,打在装甲车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第一辆装甲车冒起了浓烟,歪歪斜斜地停了下来。

里面的鬼子慌忙跳车逃命,但迎接他们的是更加密集的炮弹。

几个黄色的身影在爆炸声中消失了。

第二门机关炮也开火了,目标是日军的山炮阵地。

炮手们显然没想到八路军会有这样的火力,一时间阵脚大乱。

一门山炮被直接命中,发生了殉爆,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

日军的进攻势头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击搞得七零八落。

但苟家盛知道,这样的好运不会持续太久。

机关炮的弹药很快就会打完,到那时,他们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

「所有人准备突围!」

他一边指挥着机关炮射击,一边对身边的战士们喊道。

黄昏时分,师部应该已经安全转移了。

现在,轮到他们自己突围了。

但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突围的希望实在渺茫。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冲锋号声。

苟家盛回头一看,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

是援军!是358旅的一个营赶来了!

红旗在夕阳下飞舞,几百个八路军战士如潮水般涌向日军的包围圈。

「冲啊!」

苟家盛抓起那支步枪,带头向日军冲了过去。

剩下的十几个战士紧紧跟在他身后,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必死的决心。

机关炮还在轰鸣着,为突围的战士们清扫着道路。

炮弹打完了,但炮的威慑力还在。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包围圈出现了缺口。

「快走!带着炮!」

苟家盛和朱世银拼命推着两门机关炮,跟着大部队向安全地带转移。

黄昏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劫后余生的笑容。

夜幕降临时,机关炮连的战士们终于到达了安全地带。

清点人数,二十三个人的连队,现在只剩下十六个。

七个战友永远留在了小刘庄。

但是,两门宝贵的机关炮保住了,师部安全转移了,这就足够了。

06

三天后,在358旅的军人大会上。

贺龙师长亲自登台,为小刘庄突围战的英雄们颁奖。

这位从湘西走出来的传奇将军,向来以豪爽著称。

但今天,他的眼中明显含着泪水。

「同志们,苟家盛连长和他的机关炮连,在小刘庄打了一场漂亮仗!」

贺龙的声音在会场里回荡。

「面对敌人的疯狂围攻,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投降,用血肉之躯守护了师部的安全!」

「苟家盛同志架好机关炮,亲自侦察突围道路,把手榴弹集中起来在两边掩护,成功突出了敌人重围!」

「这就是我们八路军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色!」

台下掌声雷动。

苟家盛站在台下,脸上写满了激动。

六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不识字的贫农子弟,到掌握现代火炮技术的连长。

从川北的大巴山,到冀中的平原。

他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号召全师学习机关炮连打仗和坚守阵地的精神!」

贺龙师长的话音刚落,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苟家盛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表扬,更是对整个机关炮连,对所有为抗日战争献身的战友们的最高褒奖。

小刘庄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场战斗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正是有了无数个像苟家盛这样的普通战士,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最终胜利。

后来,机关炮连与山炮连合编为炮兵营,继续活跃在抗日战场上。

苟家盛也在战火中不断成长,成为了八路军炮兵部队的骨干力量。

那两门从小刘庄突围出来的麦德森机关炮,陪伴着120师走过了整个抗日战争。

它们见证了太行山上的烽火,见证了晋西北根据地的建立,也见证了一支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

07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

苟家盛已经从连长成长为营长,头发也开始有了白丝。

但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年轻时的那种火热光芒。

在庆祝抗战胜利的大会上,当年在小刘庄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重新聚在一起。

时间带走了青春,却带不走那份深厚的战友情。

「还记得小刘庄那一仗吗?」

朱世银已经是炮兵团的团长了,但说起当年的战斗,眼中依然闪着兴奋的光芒。

「怎么能忘记呢?」

苟家盛笑着说,「那可是我们机关炮连的成名之战啊!」

「要不是那两门麦德森炮,我们早就交代在那里了。」

「不对,要不是大家团结一心,再好的武器也没用。」

老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那些血与火的岁月。

那些逝去的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这份和平,来之不易。

这份和平,值得珍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一个普通的战士都是英雄。

他们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坚守,都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击。

苟家盛和他的机关炮连,就是这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他们的故事,就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

八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

但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为了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品格,却永远不会过时。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精神财富都将是我们前进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苟家盛和他的战友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壮丽的篇章。

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铭记。

他们的精神,值得被永远传承。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中华民族才能在绝境中重新站起来,走向光明的未来。

小刘庄的枪声已经沉寂,但历史的回声却永远激荡在人们的心中。

那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那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精神火炬。

【参考资料来源】

主要史实依据:

维基百科《麦德森20毫米机关炮》:“1938年八路军第120师炮兵连获得国府调拨的2门麦德森20毫米机关炮”维基百科《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0师》:关于120师在冀中地区的作战经历和1939年从博野撤退的记录《余秋里回忆录》:关于苟家盛同志的学习经历和作战表现的记述《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3期:关于抗战期间麦德森机关炮的技术参数和装备情况河北党史网《齐会战斗八路军第120师全歼日军精锐部队》:关于1939年齐会战斗的详细记录用户提供的史实资料:苟家盛个人经历、小刘庄突围战过程、贺龙的表扬等核心史实

技术资料来源:

麦德森机关炮技术参数:初速890m/s,最大射程3500米,射速125发/分钟八路军编制序列和武器装备情况的相关史料记录



上一篇:新疆解放后,王震找到一囚犯:你任总指挥,我来做你的副手
下一篇:欧预赛大变天!西班牙6-0创纪录,德国绝境逢生,波兰紧咬荷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