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最近刷到孙怡带着女儿上综艺 我心里头五味杂陈。前两年她还在微博上轻描淡写地说“想当个好妈妈” 那时候她把工作都推了 朋友圈清一色晒的是女儿的小袜子、早餐摆盘和幼儿园门口的背影。谁能想到 这才多久 她又频繁出现在镜头前 笑得比从前还亮。有人说她是靠女儿“翻红”,可我觉得 哪有那么简单?一个女人,离婚后独自带娃 资源断了 剧本没了 不找点新出路,难道真靠情怀过日子?
我住的小区里也有个单亲妈妈,孩子上幼儿园中班 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做饭、送娃 然后赶地铁去上班。有次她在家长群里说:“我倒不是怕辛苦,就怕孩子长大后觉得 妈妈为了生活 没好好陪过他。”这话一出,群里静了好久。我忽然就想到孙怡在节目里说的那句——“我不想让她长大后觉得,妈妈为了事业牺牲了我。”这话听着像台词,可放在一个独自撑起家的女人嘴里,怎么都觉得真实得让人心酸。
据可靠消息 孙怡参加《萌娃向前冲》一集能拿80万,她女儿“小草莓”更是被节目组当成“福将”追着拍。你说这是炒作也好 是策略也罢,但你得承认 这年头,一个女演员想靠正经作品翻身,太难了。前阵子她演的那部都市剧 听说压了半年都没上,换女主的传闻满天飞。有知情人士透露,投资方觉得“单亲妈妈”形象影响商业价值。你说荒不荒唐?演戏不行,那就只能另辟蹊径。可这条路,偏偏还得牵着孩子的手走。
我家楼下的奶茶店老板娘有回跟我聊:“你看孙怡 打扮得体面,孩子也教得乖 说话有分寸,一看就是有文化的妈妈。”她说这话时 眼神里有种羡慕。我明白她的意思——在这个城市里 有多少女人一边带娃一边焦虑地刷招聘软件?孙怡至少还有选择 哪怕这选择是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放进聚光灯下。她女儿在节目里说“妈妈是奥特曼”,那一幕看得我眼眶发热。孩子不懂流量 她只是真心觉得妈妈厉害。
当然 也有人骂她拿孩子换资源。知乎上有个帖子说,频繁上节目可能影响孩子心理发展 还搬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道理是没错,可现实哪有那么干净?我表姐的女儿三岁就开始拍童装广告 一个月挣的比她爸工资还高。表姐说:“我不想她将来拼爹,只能现在拼妈。”这话听着扎心,但多少底层家庭就是这样一步步往上爬的?我们一边转发“保护童真”的文章 一边点开萌娃视频哈哈大笑,谁更虚伪?
孙怡最近接了三个母婴代言,商业价值回来了。有财经博主分析说,她现在是“可信赖的妈妈代言人”,比单纯靠脸吃饭的女星更有说服力。这话说得挺准。你看她分享的书单、作息表,连幼儿园都选了双语国际的 每年学费28万。这些细节被无数妈妈截图收藏 当成育儿模板。但你也得想想 普通家庭一个月收入才多少?照着她的路子养娃 怕是连奶粉都要省着喝。
前两天我带孩子去儿童乐园 听见两个妈妈聊天。一个说:“孙怡真会做人设。”另一个接话:“人设也是人拼出来的啊,你让她啥都不干 靠什么养娃?”这话让我愣了一下。是啊,我们总爱站在道德高地评判别人的选择 可真轮到自己,未必有勇气走那条“正确”但穷苦的路。孙怡至少没靠前夫,没卖惨博同情,她用自己的方式 把日子过得体面。
她最近试镜了一部新剧 角色是个走出婚姻困境的单亲母亲。知情人士说 剧本就是为她写的。如果真能演成,或许她能重新回到演员的身份,而不只是“某某妈妈”。可问题是,观众还记得她曾是个演技不错的女演员吗?还是只记得她女儿背《滕王阁序》时奶声奶气的样子?有时候我在想 **她是不是也在赌——赌五年后,大家记住的不是一个靠娃翻红的妈妈 而是一个真正站起来的女人**?
她在一次活动上说:“我不是在利用她,我是在和她一起成长。”这话我信。因为我知道 一个妈妈在深夜哄睡孩子后还要回工作消息的疲惫 也知道她站在镜头前微笑时,心里可能正盘算着下个月的学费。我们总期待女性完美——既要独立坚强,又要温柔顾家 可现实是 她只能在夹缝里,一点点为自己和孩子抢出一条路。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孙怡靠女儿重回大众视野值不值”的时候也许真正该问的是:一个母亲为了让孩子活得更好一点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推向这个世界,到底值不值?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