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居民存款头一回往下掉。
四月份少了一万三千亿,七月份又少了一万一千亿。
这笔钱没消失,只是换了地方。
它们悄悄流进股市、基金和理财账户,像一条暗涌的河。
有人翻出手机银行记录皱眉头:“我存了五年的定期,上周全转进证券账户了。”他苦笑,“存款利息太低,股市却涨得猛,忍不住。”
保险机构向来保守,这次却一反常态。
三十六万亿资金押进股市,创了历史纪录。
连最谨慎的钱都动了,普通人哪还坐得住?
一位私募经理私下说:“这不像普通行情,背后有双大手在推动。”
时间拉回二零一五年。
那会儿房地产是主角,全国债务一百六十八万亿。
早买房的人赚了,后来接盘的人背了债。
十年过去,债务规模冲到四百八十五万亿,房子却卖不动了。
股市接过了接力棒。
四月份站上三千七百点,港股三百四十家公司股价翻倍。
但问题来了:这会成为下一个黄金十年,还是新一轮割韭菜?
答案藏在大洋彼岸。
二零二四年九月,美国刚降息,中国立刻跟进。
国家队融资托市,第一期五千亿,后续能加到一万五千亿。
政策才出三天,上交所服务器崩了——交易量太大,撑不住。
华尔街大佬在推特上惊呼:“涨太快,根本来不及上车!”那十几天,大盘狂拉千点,人民币汇率飙升。
可狂欢没持续多久。
国庆期间,美联储突然刹车。
利率卡在百分之四点二五到四点五,降息通道说关就关。
全球资金流不动了,早进场的赚饱,后知后觉的冲进去就套牢。
有散户抱怨:“涨时拼命追,跌时慌忙卖,白忙活一场。”
美元就像赌场老板,规则随时能改。
你赢得再狠,人家一掀桌子,啥都不算数。
中国很快看明白:金融战打不赢,得换赛道。
深氧科技、语数机器人、六代战机……硬科技一个个冒头。
实体经济发力,股市反而稳了。
英伟达一度暴跌三成,因为AI垄断被打破了。
麻省理工有报告说,百分之九十五的AI公司根本不赚钱。
特朗普又来添乱。
二零二五年四月,他发动关税战,全球实体经济受冲击。
A股涨势被硬生生压住。
他的算盘很直接:多收关税缓解美债危机,顺便打压别国资产价格。
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才过一个月,他就签了暂缓协议。
转头对美联储施压,要降息;对别国加关税,逼他们投资美国。
金融圈有人说:“这套组合拳,明显是撑不住了。”
中国没跟着瞎折腾。
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拉高经济上限。
砍掉落后产能,上游涨价破内卷,下游发国债促消费。
雅江水电站、平陆运河等大工程接连上马,都是万亿级别。
民生痛点也没放过:生育补贴、幼儿园学费减免、社保漏洞修补、劳务派遣整顿。
卖煎饼的大爷乐呵呵:“最近城管都不赶人了,说让小贩留条活路。”
人民币悄悄崛起。
七月份跨境支付占比爬到百分之五十三,超过一半。
大宗商品国基本都和中国签了货币互换。
美元赌场的三根支柱——AI泡沫、关税壁垒、美联储加息——眼看要垮。
普通人在浪潮里找机会。
三十岁的程序员辞了工作去学人工智能:“月薪五万不是梦,但得做机器替代不了的事。”也有老股民提醒:“别光看新闻追热点,得选国家真扶持的赛道——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
一位经济学家点破关键:“这轮牛市不是市场自发,而是中美博弈的产物。个人得失,其实嵌在国运里。”
历史教人冷静。
二零一五年买房暴富的人,和后来接盘的人,本是同一批人。
如今股市狂欢,结局会不会重演?
没人敢断定。
但有一点很明确:存款搬家只是开始,更大的变动还在后头。
你的钱往哪流,往往不由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