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洛阳这雨,说下就下,还跟不要钱似的,一下子就把中州路下穿王城大道隧道给灌满了!你说这隧道,平时看着挺气派,这一下雨就成了“水帘洞”,车都过不去了,得,围栏一摆,交通封闭!这下好了,洛阳又双叒叕成了“水上乐园”了,#洛阳被淹#这话题又得热起来了。照片里,那水位线蹭蹭上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西湖分湖呢!
说实话,这也不能全怪市政公司。你想想,自从上次那应天门的事儿之后,洛阳城里到处都在施工,围挡一个接一个,跟玩迷宫似的。市政工人也够不容易的,大热天的,还得顶着太阳干活。你说这隧道积水吧,也怪老天爷不给面子,雨下得太大,排水系统一时半会儿也消化不了,就像吃撑了似的,可不就堵了嘛!
不过,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洛阳这挖隧道的技术,是不是得再琢磨琢磨?你看这隧道,一下雨就积水,以后中州路下穿隋唐宫城区、九都路下穿城市阳台这些大工程,那不得更悬?这要是也像现在这样,那可真是“一雨成灾”了。我琢磨着,这以后挖隧道,排水系统得好好设计设计,别再出这种“水漫金山”的尴尬事儿了。要不,以后老百姓戳脊梁骨的时候,可有的说了!
话说回来,洛阳这几年发展也挺快的,各种建设项目一个接一个,跟雨后春笋似的。可这基础设施也得跟上啊,不然就像个“面子工程”,好看不好用。就像这隧道,看着挺现代化,一下雨就露馅了。你说这以后要是再下暴雨,这隧道还敢走吗?
其实,不光这隧道的事儿,洛阳这些年也经历了不少“水灾”。前几年那场大雨,好多地方都淹了,不少人家的车都泡汤了。你说这损失,谁来赔?虽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感觉还是治标不治本。这城市建设,不光得注重“面子”,还得注重“里子”,不然这“面子”再好看,也经不起一场雨的冲刷。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国外一个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专门建了一个巨大的地下蓄水池,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等雨停了再慢慢排出去。你说咱们洛阳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具体怎么解决,还得专家们来拿主意。
不过,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城市建设得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得考虑长远。不然,这“面子工程”迟早会变成“豆腐渣工程”,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