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在关税上的动作,透着一股把贸易当政治工具的味道。美国财长贝森特说下轮中美会谈可能要聊中国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事,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其实是特朗普想把关税变成地缘博弈的 “武器”,打算通过给俄罗斯的贸易伙伴施压,来孤立俄罗斯,这招能不能成,风险可不小。
先说说特朗普那个 “50 天最后通牒”,明着是针对俄罗斯,实则藏着个弯弯绕。俄罗斯跟美国本来就没多少直接贸易,美国想拿关税卡俄罗斯脖子,根本够不着。所以他们想了个招:给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加征 100% 的次级关税,让这些国家不敢再跟俄罗斯做生意,尤其是石油买卖,断了俄罗斯的资金来源,让它打不起仗。这思路看着挺 “聪明”,但操作起来全是坑。
再看中国在这事儿里的位置。2024 年咱们还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可到了 2025 年 6 月,印度就超了上来,咱们成了第二。即便如此,美国要是想拿中国开刀施压,也得掂量掂量。中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两边生意盘根错节,真要因为俄罗斯的事给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肯定得反制,到时候全球贸易都得跟着乱。之前中美互加关税的教训还在那摆着,好不容易谈下来的成果,特朗普政府未必敢说扔就扔。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贸易伙伴不止中国一个。印度现在成了最大买家,还有不少国家在跟俄罗斯做石油生意。美国想靠施压一两个国家就孤立俄罗斯,简直是异想天开。就拿印度来说,买俄石油买得正欢,美国能把所有买俄石油的国家都制裁一遍?显然不现实,这样只会把更多国家推到对立面。
说到底,美国想把关税当地缘武器,看似打得一手好牌,实则漏洞百出。中美贸易的深度绑定,俄罗斯贸易伙伴的多元化,都让这招很难奏效。真要硬来,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得跟着遭殃,毕竟全球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搞这种 “损人未必利己” 的操作,不如踏踏实实回到贸易合作的正轨上,这才是对大家都好的选择。
#热点解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创意思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