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南亚的军事圈,那叫一个热闹,简直炸开了锅。这源头啊,得从国际防务媒体《防务亚洲》的一条消息说起。印尼国防部的大佬,又一次,没错,是又一次,公开对中国的歼-10C战斗机表达了强烈的兴趣。
这事儿可不只是军方想换几件新装备那么简单。圈内人分析,这次的表态,几乎就是盖了章的“国家意志”,背后站着的,是印尼最高领导层的战略盘算。
大家伙儿的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回不久前。印尼新上任的总统普拉博沃,刚去中国参加了阅兵式。很多人都在琢磨,这趟是不是没白来?难道是在阅兵现场,一眼就相中了咱中国的“猛龙”?那这下可就有意思了,之前跟土耳其说好要一起搞的五代机,还有那笔跟法国签下的“阵风”大单,这不就尴尬了吗?
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想弄明白印尼为啥这么火急火燎,你得先看看他们空军的家底,说实话,是真有点惨。印尼号称“万岛之国”,一万七千多个岛屿,这防空压力得多大?可他们的空中力量,实在是有点不够看。
空军的主力,是美国的F-16,可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版本了,机体寿命都快磨没了。另一头,从俄罗斯买的苏-27和苏-30,因为西方制裁,零件早就断了顿。现在能飞起来的,恐怕连三成都不到,基本算是趴窝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英国“鹰”式教练机和韩国T-50,平时干点基础训练还行,真要上战场,那是指望不上的。更要命的是,印尼自己的飞机维护体系也跟不上,导致本就没几架的飞机,能随时出动的更是少得可怜。不夸张地说,印尼的领空,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急等着去填的大窟窿。
画的饼太大,根本吃不上
面对这个烂摊子,印尼也不是没想过办法。2022年,他们一口气砸了81亿美元,从法国订了42架“阵风”战斗机。这笔买卖当时看着是挺风光,可现实的巴掌,很快就扇了过来。
首先就是交货太慢了!第一架飞机得到2026年才能到手,等这批飞机真能打仗了,估计都得到2030年以后。对火烧眉毛的印尼来说,这不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嘛。
其次是太贵了,单价2亿美元的飞机,随便配一枚导弹就得上百万美元,这简直就是个“成本黑洞”,真用起来得多心疼啊。更让印尼国内犯嘀咕的是,“阵风”在印巴冲突里对上歼-10C时的表现,也让他们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法国这条路走不通,今年初印尼又盯上了土耳其,宣布要掺和土耳其的KAAN五代机项目。可这事儿,怎么看都更像是在表达一种政治姿态。KAAN的原型机连测试都没飞完,最关键的发动机还得看美国通用电气的脸色。量产时间?乐观估计也得排到2035年以后了。这对于急着换飞机的印尼空军来说,同样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中国战机成了香饽饽
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节骨眼上,中国的歼-10C,一下子就跳了出来。印尼国防部信息局局长弗雷加准将在记者会上说得很明白,空军正在对歼-10C进行系统性评估,他还特意强调:“我们需要最优秀的作战平台来支撑国防战略。”
你把歼-10C跟“阵风”和KAAN放一块儿比,那优势简直是为印尼量身定做的。交付速度快得惊人,签完合同24个月内就能形成战斗力,这速度正好能把眼前的火给扑灭了。
性价比更是没得说,单价只有“阵风”的三分之一,配套的PL-15导弹,价格更是只有“流星”导弹的五分之一。这省下来的可不是一笔小钱,能干多少大事儿啊。
关键是,歼-10C技术成熟,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航电系统,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四代半战机,战斗力杠杠的。而且中国承诺提供全套的维护支持,这就彻底杜绝了重蹈俄制战机没零件可换的覆辙。
结语
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采购意向的背后,有两个关键信号。第一,力推这事儿的核心人物,正是刚从中国回来的总统普拉博沃,这计划最早就是他在当国防部长时定下的。第二,这项采购已经被写进了印尼“努山塔拉三叉戟之盾”的国家战略框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啊,就算印尼手里还捏着跟法国、土耳其的合同,但为了填上眼前这个巨大的战力真空,歼-10C无疑是那个最现实、最靠谱的选择。也许用不了多久,东南亚的天空,就将迎来一位实力强劲的新玩家。